科研成果

作者:鹤山站  更新时间:2007-05-18

  鹤山站在森林动态学理论和恢复生态学理论及其应用领域取得了大量的创新性成果,这些成果包括9项省部级以上成果奖,发表了8本专著和200多篇论文(其中SCI论文9篇,中文核心刊物论文148篇),2项专利。大多数论著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引用,达2000余次。示范点受到60余个国家500余人次和国内3000余人次的参观考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托项目主持面向东南亚国家的培训班3次。中国科学院委托举办森林动态学和恢复生态学研讨班各1次。
  成果奖有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热带亚热带退化生态系统的植被恢复生态学研究(1999)。广东省自然科学一等奖:森林动态学理论及其应用(1999)、广东省海岛资源综合调查研究(1995)。广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近期在植物群落生态学研究上的进展(1994)、南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生产量、生产力和光能利用效率研究(1998)、华南热带南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耦合研究(2000)。广东省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农业生态系统系统分析(1997)。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三等奖:南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生产量、生产力和光能利用效率研究(1998)。丹麦政府和世界香根草网络科学研究及成果推广二等奖:香根草在灾害防治和污染控制中的应用(1998)。
  专著主要有:《热带亚热带退化生态系统的植被恢复生态学研究》、《南亚热带森林群落动态学》、《南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的能量生态学研究》、《生态系统水热原理及应用》、《植被生态学》、《植物种群学》、《植物群落学实验手册》、《农业生态系统分析、退化坡地与绿色食品生产》等。
  成果介绍一:“热带亚热带植被恢复生态学研究”是由 16个专业、三代科技人员30余人长达40年的长期系统研究成果。该成果研究地点覆盖了广东全省和广西、四川部分地区等热带亚热带区域。在理论上,该项成果围绕国际植被恢复生态学前沿科学问题,1)首先提出了极度退化的热带亚热带生态系统恢复分三步走的生物和工程技术和退化生态系统恢复过程中结构和功能的恢复速率不同步,植物群落类型在热带亚热带恢复约需40年,而生物量和土壤肥力恢复需100余年;在一定的人工启动措施下,热带和亚热带的季雨林和常绿阔叶林可恢复的创造性观点;2)强调了生物多样性导致生态系统稳定性,植物多样性是动物和微生物多样性的基础;3)系统研究了常绿阔叶林的结构、功能与动态机理。在实践上,该成果提供了热带亚热带植被恢复的典型经验,为中国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优化提供参考依据。该成果示范技术方法成熟,在热带亚热带近4.7亿公顷丘陵地区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利用研究结果,1)筛选、优化了马占相思、大叶相思、荷木、红锥等优良绿化树种,2)针阔叶混交林,林-果-草-鱼复合生态系统,香根草和水土保持林等通过由点到面的示范和辐射推广,已连片形成近二万公顷的面积,产生了巨大的生态效益,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这些绿化树种、人工林和复合农林业生态模式的应用产生了人民币35亿余元的经济效益,还带来了就业机会、吸引外商投资等显著的社会效益。这些结果对生态学科的发展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我国热带亚热带的环境治理和防灾减灾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成果在热带亚热带季雨林和常绿阔叶林植被恢复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获1999年度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
  成果介绍二:“森林动态学理论及其应用”基于对鼎湖山、鹤山、小良等站点森林群落演替和恢复过程中的种类组成特征、群落结构特征、种群格局、生态位宽度、数量动态、种间关系、生物量与生产力的特征、环境特征、动物和微生物特征、时间特征、景观特征、生态系统综合特征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在理论上,本成果完善森林群落波动的定义,提出植物群落波动强度的测定公式和解释热带亚热带森林群落的更新机理和复合循环更新模型,并得到验证;完善了演替理论,充实了生态顶极理论,提出森林群落稳定性测度的方法;以丰富的试验材料阐明热带亚热带极度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是可能的,在恢复过程中应该分三步走;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过程中,生物多样性的发展增加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成果获1999年度广东省自然科学一等奖。
  成果介绍三:由彭少麟研究员等人建议立项并主持的“中国东部陆地农业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相互作用机理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九五”重大项目的资助,总经费为500万。该项目通过定点及联网研究中国东部样带典型的农业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相互作用机理的,探讨在全球变化的条件下,典型农业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变化及其反馈;阐明主要农业生态系统的特征参数,并建立不同尺度的生物地理和生物地球化学耦合模型;提出东部样带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格局的变化及其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提出我国主要农业生态系统在全球变化压力下的措施及持续发展策略与调控途径。2000年5月,经IGBP科学指导委员会的专家严格评审后,评委们认为“该项目的6个课题无疑给科学指导委员会留下了极深的印象,该项目中的一些部分能比国际上其他项目直接给予GCTE所开展的活动更多的贡献,为了使GCTE的各研究项目之间的相互合作和共同研究更有效率,必须要从每个项目正在进行的具体研究中获取更具体的信息”。因此,该项目被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之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计划(GCTE)列为核心研究项目,分类级为一等(这是GCTE给予某一研究项目的最高支持),开展该研究的中国东部南北样带被列为IGBP的第15条国际标准样带。

  对国家和地方的贡献:1、鹤山站的恢复生态学工作,在2004年被国家环保总局作为中国 “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山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 三个主要案例之一列于中国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的报告中( 另外两个分别是“喀斯特石漠化山区生态重建”和“鲁中南山地生态脆弱区生态农业建设” )。2、鹤山站根据生态恢复的研究成果向国务院提交了一份关于科学整治长江及珠江流域生态问题的建议书,受到了国家、院领导的重视。

 

法律声明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38号-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