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植物沙冬青对不饱和水汽的吸收利用机制和生理生态适应性研究
所属台站: | 甘肃民勤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成果名称: | 荒漠植物沙冬青对不饱和水汽的吸收利用机制和生理生态适应性研究 |
成果介绍 : | 本研究以典型荒漠常绿阔叶灌木沙冬青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和室内加湿控制实验的共同对比、验证和完善,形成了对沙冬青大气水汽利用机制及适应机理较为系统的认识和深入理解。室内加湿控制实验分析得到沙冬青叶片水汽吸收发生的边界条件是:土壤湿度≤田间持水量的58%(即轻度干旱),空气相对湿度≥80%(轻度干旱)或≥70%(中度干旱)或≥60%(重度干旱)或≥50%(极度干旱)。水汽从叶片逆向传导到一级茎的时间尺度是6~8h。采用同位素多源线性方法估算了不同程度干旱胁迫的叶片水汽吸收量,发现只有极度干旱胁迫时加湿水汽才成为沙冬青的主要水分来源。通过同步观测液流、水势、光合、荧光等多项指标和分析多项理化指标,从形态生理、光合生理、水分生理和代谢生理角度上揭示了水汽吸收的生理促进作用。野外加湿控制实验发现干旱胁迫较小的月份叶片吸收的不饱和水汽仅仅是对沙冬青缺水状态的水分补充,植物更多利用的是中、深层的土壤水。在遭受严重干旱胁迫的月份叶片吸收的不饱和水汽才成为沙冬青的主要利用水源。 |
本台站所属单位排序: | 1 |
全部完成单位: | 甘肃省治沙研究所 |
全部完成人: | 张慧文、武震、张剑挥、张芝萍、马剑平、肖斌、胡静、曹蕾、宋龙龙、常丽、尚雯、杨雪梅、张进虎、赵鹏、边晓云 |
本单位首位完成人排序: | 1 |
填报年度: | 2022 |
最后更新时间: | 2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