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时报:王毅认为中国正面临全球最复杂的环保难题

作者:综合研究中心  更新时间:2007-04-04

 

                       科学时报:王毅认为中国正面临全球最复杂的环保难题 

 
                                科学时报 5月11日     作者:王卉
 
 
    “仅仅靠环保部门不能制止环境退化,我国在追求高速经济增长、进入重化工发展阶段的同时没有加强环保力度是造成问题的主要动因!”在日前由国家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综合中心、中科院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综合中心、中科院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共同主办的“中国生态大讲堂”上,面对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指标实施效果不理想、二氧化硫排放等部分控制目标未能实现的现实,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王毅如此表示。
 
    “一些环境事件将不只是个例,环境污染事故将进入高发期,生态恢复将是一个长期过程。”王毅说。王毅对我国的资源、生态与环境现状作出的判断是:“处于战略资源供需矛盾加剧、大范围生态退化和复合性环境污染阶段,自然环境先天不足,老债新账叠加共存。人类在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面临的几乎所有环境问题都在现阶段的中国集中凸现,我们正面临全球最严峻、最复杂的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问题,是前所未有的。资源、环境问题的持续恶化将导致能源、土地、水利用、污染等方面的经济社会冲突加剧,损害我国的整体竞争力和国际形象。”
 
    面对正在进行的新农村建设,王毅表示:“新农村建设对环境影响到底怎么样还看不清楚,但目前确实存在很多负面影响。”最近到一些省份考察,王毅看到的新农村规划都是扩张型、浪费型,不是节约型,规划目标都是好大喜功,比如把村庄规划成“囍”型,水泥都刷到墙上,而不是铺到泥泞的地上,没有充分利用当地条件和已有设施。因此,新农村建设必须因地制宜,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精神进行正确引导,发挥农民自身的积极性。
 
    农村的其他环境问题也不容忽视,化肥、农药不当使用,生活污染增加以及养殖业迅速发展等加重了面源污染,城市工业向乡镇转移导致新一轮环境污染,而农村的环境管理又十分薄弱。
 
    谈到能源环境问题,王毅对核电的快速发展表示了担忧:目前为了满足电力需求,核电发展只谈优点,回避环境等相关风险。实际上,核电建设成本高、周期长,存在着财务、管理与环境的高风险,比如世界各国都没有解决好核废料的处理问题,在没有很好规划的情况下,今后核电高速发展所带来的多种堆型的安全管理和核废料的安全处置等问题将会不断显现并成为棘手的高风险难题。
 
    中国必须探索新型工业化和节约型发展道路,但发展循环经济也存在盲目推广的风险。目前关于循环经济的认识尚不统一,循环经济在理论和实践中存在一系列问题。例如,化石能源和耗损性物质不能循环,循环经济尚无统一模式,同时存在制度障碍以及部门管理的分割,还不排除一些行业、企业打着循环经济旗号“圈钱”、扩大产能,并未淘汰落后的技术工艺;产业链条的不合理延伸,有可能造成新的重复建设和资金浪费。王毅认为,发展循环经济必须“试点先行,科学评估,规划指导,循序渐进”。
 
    王毅同时强调,绿色GDP尚处于理论探索阶段,在现阶段不具可行性。主要原因是:生态与环境具有多样性,单一指标难以表述;没有统一的价值化标准来衡量自然资产损失和环境外部成本;容易造成统计腐败等等。由于环境外部成本不在GDP核算体系内,减少环境损失并不意味着GDP增加,因此绿色GDP无法提供足够的改进环境质量的决策信息。王毅认为应采取其他替代性和可操作的指标及政策,比如制定行业和产品的资源环境绩效指标及实施时间表,将更有利于技术进步和环境与经济的双赢。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我国国情制约和长期发展的必然选择,首先要建立保证节约型社会的制度体系和长效机制,需要完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减少法律法规间的冲突,废除不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相关制度,同时制定有利于激励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技术进步的相关制度和财税政策,促进增长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建立促进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基本制度,特别是改革资源定价制度和资源环境税费制度,使资源价格反映其稀缺程度与供求关系,使环境成本内部化;建立和完善行业资源环境绩效标准和认证制度,完善公众参与机制,保证决策过程的公开化、民主化和科学化等。王毅认为建设节约型社会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各方面的长期努力和社会的广泛参与。 

 

法律声明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38号-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