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淮海平原生态化现代农业技术示范推广专题服务
作者:综合研究中心 更新时间:2013-12-14
黄淮海平原作为我国最大的粮食生产基地,现代化生产方式正在不断推进,然而水资源的耗竭、大肥的环境污染、单一种植的生态脆弱和分散经营的高成本等问题制约着现代化发展。分布在该地区的“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平台4个农业站,开展了生态化现代农业技术和模式研究,创建了多个农业技术和模式,其核心技术包括:“四节一网两增”现代农业模式技术体系、“县域大面积均衡增粮技术体系”、“太行山前平原循环农业技术研究与示范”、“小麦、玉米精量灌溉技术集成模式”等。
依托河北栾城、山东禹城、河南封丘及河南商丘农田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开展黄淮海平原生态化现代农业技术示范推广专题服务。
一、服务背景分析
针对我国、特别是黄淮海平原水土资源短缺、分散农户生产管理差异大、农业生产投入成本高等普遍问题,紧紧围绕国家保护水土资源安全和维持粮食安全重大目标,在黄淮海平原粮食主产区,推广高产农田生态化保育、合作化生产、信息化管理的现代化农业生产管理模式技术体系,将国家站经过多年研究,试验成功的现代农业模式技术体系提供给农民。
二、服务对象
主要是农民、农业合作社、企业。运用市场机制,把科技、企业、合作社和农民用利益纽带连接起来形成联盟,围绕一个目标共同为农民生产提供优质、持续和系列化的服务。
三、服务内容
(一)禹城站“四节一网两增”现代农业模式技术体系的示范推广服务。
“四节”是节水、节能、节肥、节(农)药,“一网”是农业信息服务网,“两增”是指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四节一网两增”技术体系体现了工程、装备、生物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生产优化管理模式的有机结合,重点解决灌溉用水节约高效、耕作管理简约高效、农田高产安全生态、农业信息低成本个性化服务等问题。
图 1 “四节一网两增”技术体系
1 节水模式技术。在禹城伦镇建成以唐王村为中心的2.3万亩集约高效灌溉试验示范区(图 2),其中可自流灌溉1.23万亩,通过试验示范形成“四位一体”农业节水模式技术,主要包括:末级灌溉渠系工程配套建设,用水计量到户的测量计量技术,农田土壤墒情自动监测与调水决策系统,按用量收费水价改革与灌溉用水者协会管理模式。
图 2 禹城唐王示范区示意图
2 节能模式技术。鼓励农村委员会及农民对现有耕地分配方式调整为适合进行机械化联合作业,成立合作社,以股份合作形式投资购置了中型联合收割机、免耕播种机和病虫害防治机械,为社员提供“五个统一”服务,即统一生产资料供应、统一播种、统一灌溉、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收割。同时,通过农业信息化技术服务方式,实现了产供销信息服务入户。形成耕地适度集中合作化保护性耕作种植模式技术,实现节能增产。
3 节肥模式技术。采用新型肥料(控失肥、缓释肥、长效肥)结合种肥同施与优化施肥技术,配合其它高产种植模式措施,实现减施肥料产量不减、增施肥料产量增加的目的。
4 节(农)药模式技术。通过构建农田生物多样性,进行农田害虫的生态生物防控。保护型农田边际耕地利用:采用农田边际耕地乔、灌、草(杨树-紫穗槐-罗马甘菊、油菜)搭配种植,构建农田边界保护屏障;保护性嵌作种植结构:农田嵌作苜蓿、鲁梅克斯、油菜、黑麦草,诱导农田生物多样性;引入生物“导弹”和性诱激素进行田间害虫生物防治。
图 3 试验示范区嵌作种植与农田边际
5 “一网”模式技术。适应我国农业特色的信息获取终端,获取大量数据的信息获取技术,满足农业生产需要的信息服务内容,农民可以用得起的信息服务价格,可持续运行的信息服务模式。核心优势是利用智能技术实现信息获取的低成本、信息服务的个性化和信息推送的多样化。满足基层农业技术部门、农业企业、农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等对农业技术和市场信息的服务需求。
图4 农业信息获取终端
图5 禹城农情遥感监测信息发布系统界面
图 6 农业信息搜索引擎与各种WEB农业信息资源的自动采集显示界面
图 7 禹城农业专家管理系统及农田长势监测显示界面
图 8 禹城农业信息技术和服务模式示意图
(二)封丘站“县域大面积均衡增粮技术体系”示范推广服务。
主要包括中低产田障碍因子消减技术、农田地力提升技术、作物遗传生产潜力挖掘技术和水肥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等4项共性技术,通过这4项共性技术的集成和相关技术配套,可形成新一代中低产田治理技术-地力产量双跨越技术体系;而通过农田地力提升技术、作物遗传生产潜力挖掘技术和水肥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等3项技术的集成和相关技术的配套,可形成粮食高产资源高效的双赢技术体系,实现高产田持续高产。
图9 封丘潘店持续高效现代农业技术万亩示范区规划与功能分区图和现场
(三)栾城站太行山前平原循环农业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服务
针对华北山前平原两熟作物秸秆全量还田机械化水平低、耗能与成本较高及配套农艺技术不完善、秸秆焚烧及生物能源浪费等问题,开展冬小麦/夏玉米两熟制条件下秸秆全量还田免耕技术、轮耕技术、秸秆全量还田管理技术和水肥一体化管理技术,以及简化节能配套机械化技术集成和示范。
在技术上改进玉米深松免耕播种机,改进玉米全量覆盖小麦带状旋耕播种复式作业机组配套机组,推广改进穗茎兼收玉米联合作业机;进行秸秆机械化还田的关键技术和技术模式集成,形成相应的技术规程,推广应用冬小麦夏玉米减蒸降耗节水增产技术模式,节水吨粮田品种和节水灌溉配套模式。
推广适于华北山前平原冬小麦/夏玉米两熟区集少免轮耕、精量播种、水肥一体化管理的秸秆全程全量机械化还田综合配套技术体系,在石家庄栾城柳林屯乡建立万亩的核心示范区,在石家庄市藁城市建立56万亩的示范区,在邯郸市、衡水市、邢台市和保定市建立640万亩辐射区。
(四)商丘站“小麦、玉米精量灌溉技术集成模式”示范推广服务。
示范区的冬小麦生育期灌2水,亩次灌水定额40~50m3/亩,产量可以达到500 kg/亩左右,与对照区相比减少灌水1~2次;夏玉米生育期灌1水,灌水定额40~50m3/亩,在产量、品质没有降低的前提下,较传统灌溉节水25.3%,灌水次数减少2次,农业用水综合成本减少11.7%,水分生产效率提高20.4%,节水节能效果显著。计划推广面积2万亩。
四、服务方式
采取开办农民培训班、现场指导等形式。采用科技-企业-合作社-农民联合体的科技服务模式,以禹城新农耕种植合作社为服务主体,吸收登海种业、隆平高科、华凯农机等多家涉农企业为合作单位,建立现代农业科技服务联盟,形成科研主导、政府推动、企业联盟、合作社运作、新技术和新产品配套、作物生长期全程服务的新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